web analytics web analytics
Loading Events

« All Events

  • This event has passed.

Bai Yang: An Actress and a Film Era

November 18, 2018 @ 2:00 pm - 4:00 pm

Sunday, November 18, 2:00-4:00 PM
Event Fees: Free, but advanced registration is requested
The event will be conducted in Chinese
Location: 40 Rector Street, 2nd Floor, New York, NY 10006

baiyang

Bai Yang (1920 – 1996) was a Chinese film and drama actress mainly active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50s, during which she was one of the country’s most popular movie stars. She was considered the foremost of China’s “Four Great Actresses,” ahead of Qin Yi, Shu Xiuwen, and Zhang Ruifang. Her most famous films include Crossroads (1937), The Spring River Flows East (1947), Eight Thousand Li of Cloud and Moon (1947), and New Year’s Sacrifice (1955). At this lecture, Ms. Jiang Xiaozhen, Bai Yang’s daughter and also a film director herself, will discuss her mother’s life and career. She will illustrate her talk with photos and videos of her mother’s films. Free, but advanced registration is requested.

Register Now

影劇生涯–白楊

白楊(1920-1996)是上世紀中國家喻戶曉的電影表演藝術家。她的代表作之一《一江春水向東流》 塑造了具有東方女性特具性格和風貌的李素芳形象,成為中國電影藝術中的珍品。

華美人文學會於11月18日下午2時至4時特邀白楊之女、著名影視導演蔣曉真女士做專題講座,講述一個時代、一位銀幕明星、一個純粹的人、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白楊幕前幕後的故事。

白楊,原名楊成芳,原籍湖南,1920生於北京。雖然出身於曾經高朋滿座,大學士辦學振興教育的書香門第,但因時事動盪,大學倒閉,當校長的父親幾十年的教育事業衰敗,一蹶不振,棄家不顧,母親無意持家,3歲的小女兒白楊被送去鄉下乳母家撫養。四五歲起隨貧困的乳母家人,過著“麥收時拾麥穗,秋收時撿莊稼…”的日子。白楊的大姐楊沫(小說“青春之歌”作者)曾言;“曠野里風吹日曬,自幼練就頑強耐勞的性格……”。兒時經歷給白楊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打造了她的性格,潛意識中影響了她的終身,以及她的表演藝術。

9歲那年,被遺忘的小妹白楊,被大哥領回北京家中。 11歲那年,母親病故。為自食其力,自謀生計,白楊隨二姐去報考了上海聯華影業公司北平五廠的演員養成所…,從此踏上了她的演藝人生之路。從出演無聲片《故宮新怨》的丫鬟開始,以後相繼在苞莉芭劇團、中國舞台協會等團體任演員。因主演《梅羅香》、《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等劇而嶄露頭角,一九三六年她主演的尤金奧尼爾編劇,馬彥祥導演的獨幕劇《早餐之前》,成為中國話劇歷史上演出的第一部獨角戲。同年,16歲的白楊加入上海明星影業公司,和趙丹聯合主演了《十字街頭》一舉成名。

1937年“七七”事變後,白楊與陳白塵,沈浮等組成影人劇團,進行宣傳抗日救國話劇的演出。她參加上海救亡演劇隊,沿路碾轉演出。 1938年,白楊與沈西苓、趙丹、魏鶴齡等電影人,來到重慶的中央電影攝影場,拍攝了《中華兒女》、《萬里長空》、《青年中國》等影片, 此時,她接觸到斯坦尼表演理論,“斯坦尼”豐富、開拓了她的藝術視野。與此同時,她又在重慶和成都從上舞台,主演了《日出》、《屈原》、《雷雨》、《法西斯細菌》、《復活》、《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等著名話劇。扮演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被譽為當時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一九四六年白楊回到了上海,先後主演了《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還鄉日記》、《乘龍快婿》和《山河淚》等影片。

一九四九年,白楊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從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她演技純熟,創作力旺盛,先後主演了《團結起來到明天》、《為了和平》、《祝福》 、《金玉姬》、《春滿人間》和《冬梅》等影片。在《祝福》中她扮演的祥林嫂,表演細膩、自然、含蓄,顯示出其表演藝術的功力和魅力。 “文革”後的一九八九年,經過幾年的努力,她推動並主演了電視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宋慶齡的故事》,實現了她的人物塑造夙願之一,榮獲廣電部“榮譽演員獎”。

在半個多世紀的舞台、銀幕實踐中,白楊積累了塑造各種不同類型、不同性格人物的豐富經驗, 她一生扮演過20多個銀幕形象,在話劇舞台上塑造了50多個人物,她的表演藝術風格幽雅、獨樹一幟,注意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發掘,感情的質樸自然達到了把外部動作的美與表現角色的精神世界兩者統一起來的高境界。她在藝術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探索求進,總結髮展。她撰寫了許多關於表演藝術的文章,編寫了《電影表演技藝漫筆》、《我怎樣演祥林嫂》、《電影表演探索》、《落入滿天霞》、《白楊演藝談》、《我的影劇生涯》等著作,為中國影壇留下了寶貴的電影表演藝術經驗。

講演人蔣曉真,白楊之女,中美電影電視導演、編劇、製片人。獨立影片作品中包括《十字街頭》續集,故事片《新十字街頭》/X-Roads的導演、編劇、製片人,此片在中國上映後被選入夏威夷、羅馬、哈佛大學舊金山和紐約等地的電影節;與奧斯卡獲獎電影人菲利普考夫曼合作的上下集紀錄片《開拓中的東方-20世紀中國》/“The Wild East,20th Century-China”的製片人,(PBS美國及TBS全球上映) 。幾十年來她注重於美、歐、中之間的影視項目的創作與協作,從斯皮爾伯格與上影的協拍片《太陽帝國》開始,之後的項目中包括ESPN24小時中文頻道的創建人,並任此頻道監製;NBC新聞的獲獎2週實況播出系列《變化中的中國》/“Changing China”的顧問兼拍攝製片人;NBC-08北京奧運轉播的全程顧問兼拍攝製片人;她是第一個將ABC奧斯卡頒獎實況轉播引入中國之人;在任英國培生寬帶集團/企鵝電視(Pearson’s Broadband/Penguin TV) 國際項目開發副總裁期間,作為原創之一及總製作人,作品包括14集-旅遊真人秀《打的去倫敦》/“Beijing To London Taxi”, 被Variety雜誌評論為“……中國第一個原創的真人秀……”;並曾任英國培生的企鵝出版集團的大中華區顧問。她曾就讀北京電影學院78班,是中國第五代電影人。作為繪畫者,她曾在舊金山灣區和日本舉辦過多次集體和個人畫展。

蔣曉真講座中將播放白楊主演影片的片段和她珍藏的照片。

Details

Date:
November 18, 2018
Time:
2:00 pm - 4:00 pm
Event Categories:
,

Venue

Downtown Office
40 Rector Street
New York, NY 10006 United States
Phone:
212.744.8181
View Venue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