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beliefs and rites that had guided the conduct and behavior of the Chinese people for over 2000 years faced questions and challenges during the Ming-Qing Dynasties (1368-1911) with the infusion of Western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At this lecture, Prof. Ji Jianxun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will explore the root causes of the conflict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ld, past and present.
Free, but advanced registration is requested.
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尤其是敬天、拜孔、祭祖等传统礼仪永久地形塑了每一个中国人。而在历史上,这些传统礼仪所代表的华夏文明曾经与基督教所代表的西方文明严重抵触甚至是发生系列论战。此即为“中国礼仪之争”。以世界史意义而言,如果不把“中国礼仪之争”作为明清史上一个孤立的事件加以研究,我们会发现它是十七到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上最为深刻的文化运动之一。法、德、英等民族国家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和此运动间接有关,中国的清朝中断和外部世界的交往,文化上的“闭关”,和这次运动更是有直接的关系。这场论争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中西交流的历史走向。
华美人文学会特邀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教授2020年1月18日下午3时至5时做“中国礼仪之争”与中外交流专题讲座。
纪建勋,比较文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学者,美国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伍兹神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兼任《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期刊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文学文化关系尤其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已完成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晚明中西上帝观比较研究”等。
在当下中外交流规模风起云涌般不断扩大,中美关系不断走向深入与复杂,并日益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历史性时刻,纪教授将从狭义、广义及世界史意义等方面回顾“中国礼仪之争”,分析这场中西大论争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其给今日中外交流带来的诸多启示尤其值得世人警醒与深刻反思。本次讲座将在中外交流史的大背景下为大家梳理历次“礼仪之争”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探究论争发生的实质及其背后所对应的文化渊源;直面“礼仪之争”难题以及由此所显豁出的中国社会宗教的“双向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反对“文明冲突论”。
活动免费。因座位有限,请预先订位。
Learn More | Register Now |